
在 App 上架审核流程中,开发者往往重视“权限声明”和“SDK 合规”,但忽视了更深层的风险点:系统 API 的敏感调用。
Google 和 Apple 都已明确表示:即使不申请系统权限,只要调用了高风险 API,同样可能触发审核拒绝、功能下架甚至账号警告。
本篇文章将带你全面了解 API 权限的定义、平台审核机制、易触发审核的敏感调用行为,以及如何合规应对。
🔍 一、什么是 API 权限?
API 权限,指的是开发者在应用中直接调用操作系统或平台提供的 敏感接口(API),这些接口本身可能访问用户数据、设备信息或执行后台行为。
即使你没有在 Manifest 或 Info.plist 中声明权限,但平台扫描发现你调用了敏感 API,也会被认定为“疑似违规”。
这是比传统权限声明更隐蔽但更高风险的触发项。
📱 二、常见被平台重点审查的敏感 API 列表
📌 Android 平台
ActivityManager.getRunningTasks()
:查看当前运行的 App,已在 Android 11 后被限制PackageManager.getInstalledPackages()
:获取设备安装的全部 App,触发QUERY_ALL_PACKAGES
审核ClipboardManager.getPrimaryClip()
:读取用户剪贴板,须由用户操作触发,否则高风险Settings.Secure.getString()
:访问 Android_ID、Advertising_ID 等敏感设备标识System.getenv()
:读取系统环境变量,部分 ROM 上会泄露敏感配置信息
📌 iOS 平台
UIPasteboard.general.string
:访问剪贴板,需明确用户触发,否则拒审UIDevice.identifierForVendor
、advertisingIdentifier
:涉及用户标识,必须声明用途UIApplication.shared.canOpenURL()
:用于检测是否安装某些 App,存在被用于“马甲识别”风险sysctlbyname()
:底层系统调用,若用于获取设备型号或硬件信息,容易被归类为“设备指纹识别”
⚠️ 三、API 权限触发被拒的常见原因
- 未通过用户操作触发: 如 App 启动时自动读取剪贴板,视为数据越权
- 调用用途不明确: 如调用设备识别 API,但未在隐私政策说明其使用场景
- 接口被视为规避机制: 通过 API 组合获取设备环境、系统行为,规避平台控制
- 权限与调用不匹配: Manifest 中未声明权限,但调用了相关 API
📄 四、平台对 API 调用的审核机制
✅ Google Play:
- 使用 静态分析工具 扫描 APK 文件中的 API 调用链
- 检测
getInstalledPackages
、ClipboardManager
、QUERY_ALL_PACKAGES
等 - 提交时需通过“权限声明表单”,解释敏感 API 使用场景
✅ Apple App Store:
- 结合 App Store Connect 自动审核 + 人工测试
- 重点监测剪贴板读取、设备指纹采集、URL Scheme 跳转判断
- 使用 Xcode 自动提示“敏感 API 警告”
🛠️ 五、如何合法合规使用敏感 API?
🔸 明确使用场景
- 每一个敏感 API 的调用都应有真实、明确的业务目的
- 仅在必要时请求,避免预加载调用或默认读取
🔸 由用户操作触发
- 读取剪贴板、相册、位置等操作必须基于用户明确动作
- 例如:用户点击按钮后,再读取剪贴板
🔸 在隐私政策中说明用途
- 说明你使用了哪些 API,以及它们采集的信息和用途
- 对于设备标识、剪贴板、App 安装列表等,需写明用途与第三方共享情况
🔸 可选择替代方案
- 尽可能使用系统推荐的权限替代 API(如 SAF 替代文件操作权限)
- 避免使用被标记为“废弃”或“受限”的 API
📌 六、实战建议
- 使用 Google Play 的 “App Content” 权限声明页面完整申报 API 权限
- 在 iOS 中通过 App Privacy 表单 + 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 补充说明
- 预上线前使用 Google Pre-launch Report 和 App Store Connect Diagnostic 工具进行行为测试
- 审查项目中引入的外部库是否间接调用敏感 API
问题找早鸟出海,早鸟出海(NBOVERSEA)深耕出海近十年。专业提供谷歌、苹果APP代上架服务,支持PWA/W2A/H5/APP广告代投,提供Google/Facebook/Tiktok广告账户,谷歌/苹果开发者账户,一站式解决您的后顾之忧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点击服务流程或咨询飞机:@nboversea